第1596章 暗战(1/2)
这个国家对于土地的野心,似乎永远没有尽头,而国府跟这头贪婪的北极熊作邻居,也是万分的头痛。
就这样,多方开始密集的磋商,努力想要找到利益与妥协的平衡点,只可惜多方参与却让这份工作变得格外艰难。
当盛德生他们在会议室内,为了一条内容、一句话、一个标点而据理力争时,杨锋在会议室外面也没有闲着。
跟各国武官交流,尽可能打破他们的偏见,用具体战例来证明国民革命军的强大,证明国府有资格、有能力和各国肩并肩的站在一起。
可惜这份工作却比想象中艰难多了。
百余年的屈辱史,早就让西方人形成了高高在上的态度,要不是杨锋刚刚消灭了十万日军,而且还是有美国记者做出了详细的战场记录,恐怕他们连杨锋说话都不会听。
另一边,万国的代表团也来了,尽管只有区区8个人,可杨锋还是感觉非常的欣慰。
这一次万岛是受美国人的邀请,带队的则是何贵樵,成员里面还有何金银和莉莉,当他们在酒店走廊上撞见杨锋,那表情才叫一个精彩。
“三……”
“三生有幸啊!没想到我会在这里,看到另一个华人国家的代表。”
何金银这小子,还是太嫩了,险些就说漏了嘴,幸好杨锋反应够快,不单单掩饰了过去,还快步上前,抓着何金银用力的握手。
这么一来,何金银才急忙露出了一个僵硬的笑容,何贵樵也赶紧推了推眼镜,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。
“你一定是中华民国的杨兆青将军,你是我们全体南洋华人的骄傲。”
“过奖了。”
“自我介绍一下,我是万岛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外交部长,此次博斯坦会议的代表团团长、何贵樵……”
完全就是一副不认识的样子,何贵樵他们也跟杨锋一一的握手。
这一刻,杨锋坚持戴着绿色骷髅头套的意义,终于是显示了出来,因为除了何贵樵、何金银还有莉莉之外,其他万岛的代表压根就不认识他,自然也就不会露出什么破绽。
一行人转移到餐厅,四个人共进午餐,顺便也向杨锋汇报汇报万岛的情况,不管渔府的报告多么详细,始终不如几人的口述更为详尽。
这段日子以来,万岛几项最关键的工作都进行的不错。
海军与太平洋舰队的关系更加密切了,李金塘麾下的庞大运输舰队,甚至协助太平洋舰队对星城发起了进攻,在最短时间内就把12万美军送上了海滩,并且保障他们的物资不会短缺。
对此美国海军的评价非常高,他们只是想不明白,为什么日本人的潜艇专挑美国人的运输舰、自由轮打,却对万岛的货船视若无睹,难道就应该万岛的货船太小了?
跟动不动就上万吨的自由轮、胜利轮不同,万岛的货船船队少有5000吨的,基本都是2-3000吨,可是在布满岛屿的海域航行,这些小船却更加灵活。
杨锋要求招募的三万水手,无疑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还赚回了不少的美军。
至于在海战中受创的十几艘美军舰船,回过头也全部进入了锦帆港的船坞,野战医院和伤兵营也再次挤满了人,三天之内就接纳了3400名伤员。
围绕星城的战斗,不光是解放了一座城市,更重大的意义则是打破了日军对中南半岛南端的控制,把日军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大口子,令吕宋的日军更加鼓励。
根据何贵樵的说法,随着日本人控制力的降低,暹罗国王已经开始动摇了,恐怕马上就会脱离轴心国阵营。
地面上,在七色师的努力下,万岛的国境线已经快稳定下来了,具体数据是91%的地区都已经在董天成他们的控制之下。
在整个万岛的国境之内,一万多个岛屿、数十个民族都已经臣服,公署的教化工作也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。
想让数百万人扭转观念、学习中文、接受全新的秩序,这可不是派几个老师那么简单,拿枪吓唬吓唬那么简单,需要有周密的计划,更需要时间来沉淀,但是最最关键的还是强大的实力与吸引力。
于是老和尚主持下的渔府是一边收缴武器、打压异端思想,一边派出民兵和工作人员,带着大笔物资进行逐村逐户的讲解。
发粮食
治理伤病
选拔人民代表
传授更为先进的种植技术
……
无奈这么多工作想要见到成效,至少也得数年的时间,可万岛那薄薄的家底却已经快要承受不住了。
更要命的则是社会党内部,居然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。
有人认为万岛的政策会背上巨大的包袱,不利于未来的发展,没必要将一群敌视华人的家伙、将一滩烂泥愣是抹到墙上去,搞得自己脏兮兮。
好在董天成他们的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,军方也尤其的配合,所以暂时还压得住这些声音,不需要杨锋投入什么精力。
回头再看万岛的建设和发展,这方面的成绩则是更叫杨锋舒心。
新的集体农庄、新的种植园、新的工厂纷纷拔地而起,拥有40多万几乎没有成本的战俘劳动力,真的是舒服了。
在这些人的双手之下,苏岛的环岛铁路即将通车,哇岛的环岛铁路已经进入了勘探环节,还有椰城的新地标,杨锋亲自点名建设的星辰楼,更是已经在铺设地基了。
强大的农业不仅填饱了所有人的肚子,还同时支援德国和澳洲,并且从周边地区换来海量的物资,什么煤炭、石油、铁矿还有椰子、木材是来者不拒。
而且万岛的几十家工厂,他们更是一举杀入了太平洋舰队的供应体系,开始向美军、向同盟国部队提供面包、糖、咖啡、烟草等等的补给品了。
专门为美军而建立的弹药工厂,最近也成功拿到了美国人的订单。
其实美国人并不想把钱让给万岛来赚,无奈他们的运输船队,总是遭到日军潜艇的偷袭。
无论他们派出多少驱逐舰护航都没用,就是派出护航航母,都有可能被鱼雷送入海底,这样就逼得美国人只能就地采购。
太平洋舰队也很头痛,不明白日本人的潜艇战怎么会比德国人还要犀利,他们也曾组织过多轮围剿,结果却只能乖乖的买下万岛的橡胶和油料。
苏岛一带,巨大的发电厂、恐怖的炼油小岛、惊人的军工车间,一眼望不到头的工厂区,24小时不间断冒烟的烟囱,这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充实万岛的实力。
就在刚刚,万岛公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主张,就是在即将到来的新年餐桌上,保证每家都有鸡有鱼有肉。
尽管这听上去很小家子气,可是结合万岛的情况,想要实现却并不容易,公署内部都有不少人是嗤之以鼻,就等着看笑话了。
然而杨锋却很明白,樊华他们的目的是给民众以希望,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,好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。
只要一次一次一次的都能实现目标,那么民众对公署的信心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。
不就是几百万只鸡、几百万条鱼、几百万份鸡蛋嘛?
要真有任何的闪失,大不了杨锋就自己赶回去,用积分来给万岛兜底好了。
放下刀叉,杨锋用餐巾抹了抹嘴巴,眼珠一转就忽然想起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。
“技术人员的缺口,还是那么大?”
“大,我们想要把技校的培养时间再缩短半年,反正也是让他们边干边提高,那还不如直接在车间里进行那。”
“胡闹,在课堂学习跟在车间学习能一样吗?实际操作也就算了,可学习理论知识的话,闹吵吵的能静下心来吗?”
“可是新的工厂没人怎么运转呀?”
何金银双手一摊,显的也是非常的无奈。
等杨锋叹了口气,只能是再从别的方面来找补了。
“我让三王山再多送些人过来,总之你们不能打学生的主意,要知道基础打的不好,那可就严重制约他们未来的上限了。”
“那好吧!”
“还有还有,你们可以从海外下手,号召南洋华侨的后裔到万岛来报效国家、实现自我。”
“试过了,但是华人的母国就只有一个,万岛,哎……”
“别泄气,咱们能走到今天,靠的就是永不放弃,一年两年之内,抗战结束之后,你们就等着人口如海啸一般的涌入吧!”
随口一说,可对面的何贵樵他们却听得脸色一变。
虽说杨锋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,可他们还是很难相信,抗战结束之后国内还会有如此巨大的动荡。
不过更可怕的却是杨锋的判断从不会出错。
沉默几秒,莉莉这才小声确认了起来。
“那我们还要继续建造工厂、农庄和城市?”
“当然,不但要继续建,还要多建、大建,总不能人口过来都住到椰树林里面去吧?”
“呃……”
“还要多多培养公署人员,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管理……”
把刀叉摆放在瓷盘中,侍者看到之后就过来取走了,接着又给几人送上了咖啡。
眼看着餐厅中的顾客越来越多,杨锋他们讲话也是愈加的小心起来。
只见杨锋一边搅动小巧的勺子,一边就换了个话题。
“贵三兄,万岛和德国建交的事情,谈到什么程度了?”
“难呀!德国现在的公署,完全要看盟军的脸色,他们没什么做决定的权利。”
“咱们送了那么多粮食,还不够吗?”
“这群家伙很虚伪,对粮食无限欢迎,对咱们的要求却一再的回避。”
“那就把支援的粮食停了。”
“啊?这……”
“口头说说,给他们上点压力,不同意就掐断粮食支援,同意就除了粮食之外,在给他们一笔低息贷款,还可以聘请他们的工程师、老工人去万岛工作,咱们得到人才、他们拿到薪水,一举两得。”
“好吧,我们回头就试一试。”
“不是试试,要使出浑身解数。”
“好,我们不成功则成仁。”
“这就没必要了,贵三兄你可是万岛的重要医院,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。”
“呵呵呵”
就在何贵樵苦笑的时候,何贵樵和莉莉在旁边偷笑时,杨锋却抿了一口咖啡,随即就露出了厌恶的表情。
这个口感,真是太一般了。
德国人居然用这种咖啡来招待外国代表团,足见他们的物资有多么的匮乏。
不过对杨锋对万岛来说,德国人越是窘迫,万岛实现目标的几率就越高。
只要德国工人抵达万岛,不光可以助力万岛的产业发展,还可以更好的隐匿帕帕岛、001小镇。
要知道今天的万岛,不光拥有了001小镇,还拥有了002和003小镇。
日耳曼尼亚战役中后期,甚至是德国投降之后,奥古斯特还带着万岛的货轮,隐秘的跑了三趟,接回来将近五万人。
但是这五万人里面却没有多少科研人员,超过八成都是最执着的党卫军,还有一批帝国的高官,他们的家属,据说他们在新建的002小镇、003小镇首先升起了万字旗。
杨锋还没有去亲眼看过,但是用膝盖想也知道,这两个小镇中行走的,全都是雷,一旦炸响就将是通天的大祸。
所以这次的万岛代表团,必须要成功、必须要达成协议。
“大河舰的修葺工作,进行的怎么样了?”
“完好的舰炮已经拆下来了,运到山上变成了要塞炮,为此还专门修建了一条公路,甲板改飞行跑道的工作,完成了差不多一半,关键的舰体修复,这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。”
“大家辛苦了,回头咱们就用这艘巨舰去进攻日本本土。”
“说到进攻,从三王山迁过来的空军,已经在椰城附近重新驻扎了,我们还扩建了机场。”
“哦?”
“这些空军的弟兄非常勤勉,每天都在进行训练,我看他们已经不比美军飞行员差了。”
“呵呵呵,盲目自信可不是什么好习惯,现在的他们,应该还不是美军的对手,哎!迁徙过去的德国人里面,应该有不少的军官,就没有找一批教官给飞行员提高提高吗?”
“找了,而且都已经上岗一段时间了,就是他们对美式飞机不太感冒……”
第三帝国的空军,当然有自傲的本钱,至少在一对一的较量中,全世界都不是他们的对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