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7章 拉帮结派杨大将(中)(2/2)
半响后,又放下手中的筷子,脸色瞬间拉了下来,唉声叹气,开始大倒苦水:
“杨将军啊”
“也就是你啊,世家子弟”
“才有这个心思,毫无禁忌,能吃吃喝喝的”
“末将啊,这心里面啊,苦啊,又苦又闷,郁郁寡欢,一肚子苦水啊”
是的,身为二炮二司的包杰勋,在岷王府四百亲卫里,只是一个普通的兵丁,根本没有什么靠山。
之所以能做这个参将,还是缺人的原因,当初的岷王府,起兵的时候,能用的人太少了啊。
刚开始,朱雍槺身边,也就是200亲卫营,联姻蜀王府以后,又骗了200蜀王府老卒子。
所以说,身为参将的他,出身平凡的包杰勋,在永昌杨氏面前,没有一丁点的自信心。
这不,一口一个末将,根本没资格,也不敢在杨氏面前,称兄道弟啊。
“杨副将,你看看啊”
“当初的老兄弟,一起从杨家庄,勇卫营出来的”
“跟在陛下身边的,几百上千号人,全部成了军中大将,战功和赏银,拿到手软脚软”
“末将,可是听说了”
“在缅甸阿瓦城,阿拉干王城,广州府城下”
“陛下临阵发赏银,那都是几十万,上百万的发下去,领头的将军,一个个钵满盆满啊”
是的,猫有猫道,鼠有鼠道,军中的消息,总能很快传播出去的。
武夫皇帝朱雍槺,御驾亲征的时候,最喜欢带上户部的侍郎,再带上一大堆钱粮。
打了大胜仗的时候,那就不用说了,直接撒银子,没什么比白花花的东西,更有说服力。
尤其是在缅甸阿瓦城,那才是豪横啊,一口气,发放了一百万啊,响彻整个大明王朝军队。
普通的兵丁,都能分到十几两,领兵的大将,中层将校,那就不用说了,几十两,上百两,都是小意思。
“杨副将,你再看看”
“咱们这些,北上四川的军队,三瓜两枣的,一群苦哈哈啊”
“一年下来,也就是打了三个大战役,其他的,边角小料,屁都算不上的”
“就像这次北上,说的好听,是拿下了三个府,其实就是来收地盘的,首级都没几个”
“即便是,侥幸立了一些战功,比起那些身在朝廷,跟在陛下身边的将军,近水楼台先得月”
“咱们这些四川的,远在边疆,那都是后娘养的,赏赐都得靠边站,一些残羹剩菜”
“弟兄们,脑袋别在裤腰带上,跟着咱们,南征北战”
“这有一天,没一天的,冲锋陷阵,玩命杀敌,不就是为了战功赏银,家人过的好一点嘛”
、、、
没错的,领兵大将的责任,就是带兵打胜仗,立更多的战功。
再把到手的战功,一个个的分下去,分润给自己的手下,让大家都有肉吃,有赏钱拿,家人过的更好。
四川的明军,朱皇帝的嫡系军队,一年时间,仅仅三个大战役。
大渡河之战,贵阳城围攻战,重庆围攻战,其他的全是边角料,阿猫阿狗三两只,不值得一提啊。
可想而知,这帮在四川的军队,是何等郁闷、憋屈和不甘心。
要知道,杨定的步兵营,包杰勋的二炮司,都是朱皇帝的核心,一样的装备,一样的饷银。
但是,年底一算,到手的赏赐,完全不一样,一个天一个地,差距太大了。
“最后一个”
“就是兵械火炮了”
“末将可是听说了”
“昆明城的二炮营,国复兴将军的二炮一司”
“甚至是,常德前线,二炮三司,江大川将军”
“他们的火炮,早就换了,全是清一色的灭虏将军炮,灭清将军炮”
“那可是攻城利器啊,1500斤的重炮,炮弹12斤,毁天灭地啊”
“还有那个遂发抬枪,全部更换完成了,射速快了好几倍,风雨无阻,想怎么射,就怎么射、、、”
哔哩吧啦的,包杰勋将军,跟久旷的老怨妇似的,竹筒里倒豆子,拧着眉头,大倒苦水啊。
没错的,人比人得死,货比货得扔,不对比不知道,一旦对比起来,那要死人的啊。
二炮营,二炮司,不就是靠火炮镇场子嘛,没有攻城利器,如何立更大的功勋啊。
“呃、、”
听完这些抱怨,坐在主位上的杨大将,轮到他目瞪口呆了,支支吾吾的,不知道如何安慰。
他怎么也想不到,同样是岷王府嫡系的人,差别咋那么大,还有人抱怨不公平啊。
没错的,出身不一样,走的路子就不一样,关注点也完全不一样啊。
身为世家子弟的杨定,即便是庶子出身,那也没有缺过银子啊,他老子杨大户很大方的。
就像现在,到了军队以后,杨家每个月的月例,从来就没短缺过,反而送的更多,就是为了拉拢军队将士。
同样,住在皇宫的淑妃杨萱,那就更多了,几万几万的送,生怕短了手脚,少了赏赐,得罪宫里的太监宫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