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5章 文总督的忧虑(1/2)
四川北部,保宁府(阆中县),府衙后院的大厅里。
一刻钟后,会议结束,蒋尚鹰,方献廷和狄三品,三个四川巨头大佬,全部起身告退离开了。
偌大的客厅里,也就是剩下两个人,总督文安之,心腹参军郭都贤,还在继续品着老参茶。
“哎”
老成持重的郭都贤,愁容满面,眉头深锁,放下手中的小茶杯,深叹一口气。
抬起头,仔细看着满头白发,沟壑纵横,充满沧桑感的文总督,忍不住的站起来,轻声提醒:
“老总督啊”
“如此仓促行事,有失妥帖啊”
“那个李国英,左良玉的旧将,打了一辈子的老仗,绝非是等闲之辈”
“咱们的摊子,一下子铺的那么大,一旦汉中形势有变,满清再打过来”
“你老应该猜的出来,关中的清狗子,是不缺兵马的,五六万精兵,随时都能拿得出”
“下官担心啊,咱们手头上的万余人马,可能招架不住啊”
说着说着,这个总督参军,眉头都拧成了麻花,愁容满面,可见内心的担忧。
是啊,如今的局面,刚刚收复川北三府,大巴山那边,消息也没有传回来,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。
这个时候,文总督大包大揽,大刀阔斧,就要搞定整个四川土司,有点操之过急啊。
“呵呵”
“都贤啊,切勿多虑”
“这里没外人”
“来来来,坐下来,咱们再慢慢聊”
“站着说话,多累人啊”
老辣的文总督,呵呵一笑,脸色露出了疲惫,也放下手中的小茶杯,没有一丝的在意。
摆了摆手,安慰了两句,又指了指板凳椅子,示意躬身的郭都贤坐下来,要慢慢聊。
是啊,他们都是老头子了,站着说话,低头弯腰的,很累人的啊。
“都贤啊”
“说实话”
“你我二人,相识几十载”
“看上去,名为上下级,实则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啊”
“你是了解老夫的,无论是何时何地,老夫从来不瞒你”
是的,自古以来,同僚同窗,就是铁关系。
封疆大吏,朝廷重臣的谋士,参军幕僚,都是心腹亲信。
这帮老辣的重臣,选人的时候,首先考虑的人,就是自己认识了解的老朋友,落地的同窗学子。
文总督也是如此,出任川楚总督的时候,就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,赋闲在家的郭都贤。
郭都贤,别看是一个参军身份,其来头也不小啊。
十九岁中举人,二十三中了进士,就在天启二年,跟文安之是同朝同年进士。
历任过吏部稽勋,验封司,考功司,主事,文选司员外郎,一直做到江西巡抚。
后来不用多说了,江西广东湖广,相继失守,他这个巡抚,只会回老家抱孙子了。
直到,文安之再次出任川楚总督,才联系上这个老朋友,请他再出山,做自己的心腹参军。
“看看吧”
说到这里,文总督突然停了一下,指了指自己的头发,又指了指郭都贤,一脸坦荡的说道:
“你看老夫”
“再看看你自己”
“老夫今年六十有八,你是六十有一”
“老夫是久病残躯,风烛残年,行将就木的老木头”
“你呢”
“也是六十花甲,花甲之年,耳顺之年,两鬓斑白啊”
“这么多年,辛苦你了”
“一直跟在老夫身边,碌碌无为,蹉跎岁月,浪费了满腹经纶才华”
哔哩吧啦的一大堆,说着说着,这个老总督,更是沧海桑田,脸色尽是自责和忧伤。
对的,他和郭都贤,都是同朝同年进士,满头华发,六十多岁的老头子。
说句不好听的,在古代这个生活医疗条件,六十,七十就是高寿了,随时嗝屁也正常。
“老总督”
“何出此言啊”
“下、、下官,何德何能啊、、”
骤然听到文总督,如此伤怀的言语,刚刚坐下去的郭都贤,又吓的站起来,躬着身,紧张的支支吾吾。
这话说的,怎么听,都感觉不对劲啊,太怀旧了,伤感的像是遗言啊。
“坐坐坐”
“站着干啥,咱们就聊聊”
文总督又不高兴了,板着脸,一脸的严肃,摆了摆手,要求郭都贤坐下来再说。
“跟你说这么多”
“是要告诉你啊,咱们都是老头子了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